2022-2023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2-2023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由“衔命远邦,驰骋上国”可知其可能作为遣唐使出使长安,由“开元廿二年正月六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六”可知其在玄宗时不幸英年早逝,故①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唐朝民族政策,④错误。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6.D【解析】材料中的“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诗”是汉族科举的内容,“加试骑射”则是民族的特色,反映出金朝科举制度虽借鉴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故选D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汉人学女真文字和理学,故排除B、C两项。7.A【解析】由材料所引敕谕内容可知,明政府宣示其宗主国地位,强调四方海外国家的服从,体现出明政府对宗藩体制的固守,故选A项;明政府没有扩展海洋的愿望,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海禁政策,故排除C项;明政府固守宗藩体制,未顺应历史潮流,故排除D项。8.B【解析】由材料可知,明代对边疆官员的选任,从惩处性向优选性转变,这是边疆治理被逐渐重视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边官晋升机会增多,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改土归流和内阁地位,故排除C、D两项。9,A【解析】材料中乾隆皇帝强调大臣在文书中提到的“劝缅甸‘归汉’的措辞”不合理,明确应称清政府为“天朝”“中国”,并指出清政府的大一统是各族的共识,这说明其具有大一统国家认同意识,故选A项;当时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对外政策并不开明开放,故排除B项;尊卑等级观念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C项;宗藩体制下中缅关系并不“等”,故排除D项。10.C【解析】材料中法国社团抵制拉丁语,提倡使用法语,体现出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削弱封建势力、否定罗马教皇统治、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说法都夸大了社团的作用,故排除A、B、D三项。11.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主权国家由此开始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该和约还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①③正确;17世纪欧洲君主国派遣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使近代外交制度逐步形成,②错误;以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为维也纳体系,④错误;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12.A【解析】根据材料“各民族国家有权不受外来干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决权思想有利于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故选A项;民族自决权思想不一定促进各民族等往来,不能消弭大国间的冲突,也与国际法无关,故排除B、C、D三项。13.C【解析】由材料“确保了无一国家可取得能够主宰欧洲的绝对优势”可知,《维也纳条约》践行了欧洲均势的原则,故选C项;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条约对欧洲封建统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故排除B、【23新教材·TXWJJX·历史·参考答案·R·选择性必修1】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