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广东省深圳市区多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 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2-2023广东省深圳市区多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 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与评分标准1.B。所谓“利出一孔”,是指一切经济利源都控制在国家而非私人手中,国家(国君)采用种种手段掌控全部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分配。C、D项不能从材料得出,A项与材料有关联但不是直接强调的主旨。2.A。汉代流行隶书,在日常公文书写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简易便捷的行书。B项不符合史实,C、D项不能从材料得出。3.C。唐宋时期的宰相,由“坐而论道”的咨询者逐渐演化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这一变化反映出中枢权力体系中宰相地位的下降,实质上是皇权加强的结果。4.D。从奏言看,富民(地主)与佃户之间仅存纯粹的经济关系,地主不能控制佃户,佃户去留自主。故D项正确。5.C。地方乡绅参与地方重要公务,其带来的积极意义之一是有利于地方基层社会治理。A、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6.A。18世纪上半期,国内金银比价变化显著,白银大幅贬值。这与当时中外贸易过程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有关。C、D项错误,B项不能准确解释原因。7.D。从华商火柴公司的产品贴画内容看,表达出对社会安定、民族振兴的愿景。C项错误,A、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8.A。贵州省各县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差异巨大,说明没有形成统一的省区市场,各地市场处于封闭状态。故A项正确。9.C。1940年代初的晋察冀边区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排除②。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停止土地革命,排除①。结合材料信息,村选运动符合③④。10.B。中美《联合公报》体现了“求同存异”原则,因为它既反映了中美两国的共识,也表达了双方各自的看法和立场。A、D项不合史实,C项错误。11.C。题干中“交换产品”说明了各诚邦之间的贸易联系;从事不同生产活动的个人或家庭,“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说明城邦内部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其它选项均与题干不符。12.B。题干中“15世纪”“将地狱描绘为一个充满暴力的炼狱”等信息,说明这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品。作品描绘的“地狱”与基督教会宣扬的观念不同。故应选B项。其它选项均与题干不符。13.A。从这一思潮存在的时间以及歌德的看法,应该判断为浪漫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的兴起与知识界对于理性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密切相关。14.B。从开发“卫星新城”、疏散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市郊化发展等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建议针对的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出现的“城市病”:产业聚集带来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A项错误,C、D项有一定关联,但非材料主旨。15.D。A、B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C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数据表明,最近20余年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多则60%少则35%左右。这反映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趋势。16.(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强调礼法结合、明德慎刑;法律体系完备;刑民不分,重公权轻私权。(每点2分,共8分)(2)评价:晚清的法律改革,属于清末新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尝试。它受到近代西方法律的影响,推动了法律的近代化,进而影响到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但是改革并不彻底,且由于动荡的时局、反对阻力较大等因素影响,使得改革效果受到影响。(9分)17.第5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