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北外附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2-2023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北外附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月芳试卷(一)暨暑假作业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234567910111213141516答案BCBABCBDDBADCD1.B【解析】“姬”为周天子之姓,周推行分封制,被封诸侯最多的是周之宗室。由于周代女子有姓无氏无名,所以周代贵族女子大多为姬姓,因此以“姬”代指贵族女子。战国兼并战争十分频繁,大多数诸侯国亡国,很多姬姓女子成为战国七雄贵族特别是三个异姓大国秦、齐、楚贵族之妾,甚至成为歌姬、舞姬,所以“姬”字含义的演变反映了分封制的实行与瓦解、崩溃的过程。2.C【解析】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郡县制也很难真正推行。加上六国刚亡不久,六国旧贵族及人民怀念故国,所以农民起义一旦发生,各地响应者众多,秦朝很快灭亡。西汉建立后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虽然发生了七国之乱,但经过汉武帝政策的调整,维持了西汉近二百年的稳定。所以从分封制到全面郡县制需要一个过渡环节。3.B【解析】根据材料“白籍人口不断地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可知,“土断”政策的执行有利于扩大政府的征税对象,进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故选B项;由“白籍人口不断地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可知,“土断”政策的执行有利于北方人口尽快地融入南方地区,缓和当地的社会矛盾,排除A项;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C项;庄园经济、九品中正制是维系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的经济和政治基础,而“土断”政策的执行有利于增加南方地区士族庄园经济的劳动力,排除D项。4.C【解析】韩国的墓葬中出土了许多具有东罗马人、波斯人、回鹘人和粟特人特征的胡俑,而这些人的东来主要是依赖丝绸之路,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已经延伸到了朝鲜半岛,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东亚风俗的变化,排除A项;7一9世纪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陆上交通,排除B项;出现具有东罗马人特征的胡俑不代表朝鲜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5.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现国家局部统一,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没有实力恢复唐朝统治时期的疆域,但宋代词人的句子中体现了宋代词人为国开疆扩土、守卫边疆的雄心壮志。故可知宋代延续了汉唐时期的疆域观,B项正确;材料不是文学艺术的特点,排除A项;宋朝局部统一,不是疆域有所拓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理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6.A【解析】根据材料“农户相互竞争”“甚至雇工经营”得出,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业,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产品的集约化,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族贵族统治的瓦解,出现了“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逐渐落入汉人之手”等现象,B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起步,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8.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丝、茶等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列强操纵着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但国际市场上也有来自印度等地的茶叶竞争,中国出口减少表明竞争力减弱,与材料中中期“出口减少”相符,C项正确;材料中“1880一1910年”明显是内销少于外销,排除A项;近代中国茶叶输出根源不在于产量,而是鸦片战争后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排除B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下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长郡版)第1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