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2--202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考试试卷)
A.主要解决西藏地方的双边关系问题B.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林然新翰C.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D.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答案】B【解析】据材料“跟美国吵架有经验”“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等信息可知,这是中国和美国同时参与的一次国际会议,即1954年日内瓦会议,该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问题,故选B项。1953年,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排除A项;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C项;万隆会议最后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所提出的十项原则充分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内容,排除D项。8.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国共产党“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A.美国阻挠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发挥作用B.西方实现了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C.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发起了不结盟运动D.中国借助此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答案】D【解析】“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表明这评论的是亚非会议,在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D项。材料的内容是美国阻挠中国在亚非会议上发挥作用,排除A项;西方没有实现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因为中国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B项;材料评论的是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C项。9.1955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通函指出,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做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提出那些有利于自由世界的议题。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A.依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B.反对万隆会议的召开C.拉拢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D.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答案】A【解析】由材料“1955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可知万隆会议召开前,美国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对中国代表团采取敌视的态度,故选A项。材料强调美国对中国代表团的敌视,而非对万隆会议的反对,排除B项;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没有拉美地区的国家参加,排除C项;新殖民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强国对非西方国家实施的一种侵略政策和手段,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10.1955年7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介绍了中国艺术代表团在巴黎参加艺术节的情况:在舞台上出现了来自美国、中国、芬兰、波兰、民主德国的演员们,他们“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好像铁幕只是薄纱一般的东西”。由此可知A.中国并未严格执行“一边倒”方针B.冷战并不涉及文化领域C.文化交流利于增进国家间的了解D.欧洲冷战局势相对缓和兰电:【答案】C【解析】据材料“在舞台上出现了来自美国、中国、芬兰、波兰、民主德国的演员们,他们‘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好像铁幕只是薄纱一般的东西’”可知,中国代表团与西方演员们相处融洽,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故选C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体现在官方政府间的外交行为,排除A项;冷战包括思想文化领域,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欧洲冷战局势,排除D项。11.下图为1949一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单位:次),对图中数据解读完整的是50004000智米30002000■帝国主义10000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年份)·52·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