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2024届高三月考滚动卷(一)1历史X试题
全国名校2024届高三月考滚动卷(一)1历史X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22届高三月考卷历史试卷第1联
2、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名校联考卷历史
3、2023-2024sa高三单元滚动测试卷历史
4、2024高考滚动提升卷历史
5、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6、2023-2024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历史答案
7、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名校联考卷历史
20.从1985年起,我国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合同收购以外的产品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协议价格卖给国家。这些措施A.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B.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C.造成了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D.促使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后,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种植何种农产品,这有利于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有利于农民发展各种副业,进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选B项。材料信息仅涉及对统购派购政策的调整,无法说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A项错误;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政策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但农产品价格并未完全放开,没有快速上涨,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D项错误。21.1993年《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反映出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淡化B.土地承包权发生根本变化C.现代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D.进一步探索农村经济改革【答案】D【解析】据材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可知,政府鼓励农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对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探索,故选D项。据材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可知,土地流转是自愿原则,农民依旧对承包的土地有使用和经营的权利,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不是淡化,排除A项;据材料“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知,土地流转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承包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政府的农业政策变化,没有涉及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排除C项。22.1994年,中共中央进行了财税制度改革的试点,原先的地方财政“包干制”逐渐变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中央与地方税收征收体系相互独立局面形成;改革与完善税收制度,逐步取消了对国有企业的“特殊照顾”,使所有企业都处于等的竞争环境。上述举措是基于A.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日益改变B经济市场化趋势逐渐增强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D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央与地方税收征收体系相互独立局面形成”“逐步取消了对国有企业的‘特殊照顾',使所有企业都处于等的竞争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央为适应经济市场化趋势增强的现实需要,进行了财税制度改革,故选B项。我国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是在1984年,与材料1994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在21世纪初初步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3.《人民日报》官方文章中的词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在1992年前出现过8次,1993年以后消失了。这反映出A.国家对报刊宣传加强了管控B商品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C经济体制改革出现重大突破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1992年我国在尝试探索符合国情的经济体制,所以会出现上述词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重大突破,所以之后上述词汇就消失了,故选C项。材料现象是因为1992年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不是因为国家对报刊宣传加强了管控,排除A项;1992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商品经济成了我们的选择,而不是退出了历史舞台,排除B项;题干提到的是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是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24.从1994年起,国务院和各地先后选择27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同时,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和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相继放开,逐步推进商业银行的企业化。这些措施体现了改革进入A.宏观调控阶段B.放权让利阶段C.体制下放阶段D.机制转换阶段·21·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