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SD]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SD]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开封五县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2.A3.D4.C5.B6.D7.A8.C9.B10.D11.A12.C13.D14.B15.A16.C17.C18.A19.B20.D21.C22.A23.B24.D25.(1)特点:外派方向主要是周边国家;行使宗藩外交礼仪;明政府居于主导地位;使节来源广。(6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展现了明朝强大的国力;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一批外交人才;为后世外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6分,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洋务运动的推动;中外修约的需要;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理念遭受冲击。(6分,任答三点即可)(3)不同之处:出访国主要为西方国家中国处于被动地位;服务于学西方和迎合列强需求;任用外国人作为清政府的使节。(7分,任答三点即可)26.示例:论题:二战后国际秩序在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多变性特征。(2分)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会议上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一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虽是一个进步,但并未起到使国际秩序定型化的作用,在落实的过程中,雅尔塔体制逐渐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向“冷战体制”转化,从而使国际秩序经历了一次大倒退。但在和与民主的潮流推动下,国际秩序依然曲折地向前发展,于是一种进步的新的国际体制一“全球协调体制”正在逐渐形成。这些变化总体上体现出二战后国际秩序在曲折发展中的多变性特征,这一特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美苏矛盾的变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衡造成的。(8分)由此可见,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历程是曲折多变的,其多变性体现在它呈现出多种国际体制交错主导国际关系方面。(2分)(“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7.(1)特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覆盖面广,涉及全国多所高校和多个省区;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6分)(2)意义:保证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高校学科的交叉综合建设,克服了高等教育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资源浪费的弊病;理顺了关系,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适应了我国社会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9分,言之成理即可)28.(1)特点:援助规模大;援助物资种类多样,以军事战略物资为主;援助持续的时间长。(6分)(2)意义:提高了苏联对德作战的能力;减轻了英美的战争压力;巩固了反法西斯联盟;有利于苏联工业发展。(9分,言之成理即可)29.(1)原因:反对分裂叛乱势力,坚定维护国家统一;以民为本,倡行仁爱,保护百姓;推动汉俚融合,促进民族团结;革旧布新,改造社会,推动岭南地区社会进步。(8分)(2)评价:洗夫人始终能顺应时代的进步方向,坚持不懈反对分裂割据,矢志不渝地为巩固民族团结而努力,为发展汉越人民友好交往和安定岭南地区的局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洗夫人积极提倡先进文化,锐意改革俚僚陋俗,使封建的典章制度、生产技术广为传播,改变了岭南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7分,言之成理即可)【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