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语文试题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B森林蓄积量增加目标的设定表明了我国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的决心和信心。C.王金南认为,各地的“十四五”规划项目有很强的“碳锁定”,也不利于清洁技术的发展。D.实现“碳中和”就可以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企业、个人等都应积极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答案】C【解析】C项“各地的‘十四五’规划项目有很强的‘碳锁定’”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现在各地的‘十四五’规划都在加紧制定。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各地的‘十四五’发展思路。从目前公开的消息看,很多地方上马的一些项目有很强的‘碳锁定’,会给2060年的碳中和带来很大压力,也压缩了清洁技术的发展空间”可知,只是“很多地方上马的一些项目有很强的‘碳锁定’”,并非各地的“十四五”规划项目。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彰显了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共谋可持续发展的态度。B.由材料三可知,要打破现存技术系统和制度方面的双重锁定,就要先进行技术创新,再打破制度锁定。C,如果想打破“碳锁定”,就要从国家规划方面做好引领,同时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摒弃短视行为。D,我国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在实现碳达峰上更有压力和挑战,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发展仍不衡不充分。【答案】B【解析】B项“就要先进行技术创新,再打破制度锁定”错误,由材料三可知,“碳锁定”是“技术一制度复合体”,二者互相影响,共同形成“碳锁定”,因此打破“碳锁定”也应该是一起解决的过程,不能先进行技术创新,再打破制度锁定。9.我国要实现2030年气候治理目标,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可以采取哪些行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困难:①实现碳中和,时间很紧迫。②目前碳排放力度比较大,大范围减排很困难。③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④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要克服多方面的挑战。行动:①尽快制定国家和地区的碳达峰计划。②发挥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在碳达峰计划中的领头羊作用。③发展经济、技术,与国际社会加强技术合作,调整产业煤炭消费占比。二、语言文字运用(4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2分)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百年守望,百年沉浮:威远炮台的,曾见证列强军舰,如今望着一艘艘巨轮频繁往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沐浴新的曙光。100多年前,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曾有“瞻”的憾事:铁路的建造设计虽然由中国人完成,但铁钉甚至主要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处处受制于人。如今,长城脚下,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开智能铁路先河的京张高铁穿越于崇山峻岭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飞驰而过,勾勒出百年中国的追梦轨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人民走出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推翻旧制度,人民当家做主人;改革开放举世瞩目,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千年小康梦照进现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1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答案】示例:断壁残垣横行无忌引以为耻康庄大道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示例:虽然铁路的设计建造由中国人完成,但主要部件甚至铁钉都是从国外进口,处处受制于人。12.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4分)A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B.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梅花、菊花、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C他进来了…一身普通军装,一张朴实的工人似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D.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将来…”·11·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