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 语文(江西专版)(三)3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 语文(江西专版)(三)3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赵襄子“趁夜派人掘堤水淹”,不是“张孟谈”。故选C.13.(1)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军队前去攻打赵氏。赵襄子于是跑到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率领本郡国士兵包围了晋阳并且引水淹灌晋阳城(2)智伯不肯改悔,赵襄子因此憎恨智伯,最终灭亡了他。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帅”,率领;“甲”,军队;“走”,逃跑,跑到;“以”,让,率领。(2)悛”,改悔;“甚”,憎恨;“遂”,最终,于是;“丧,使动用法,灭亡。14.司马光认为,才华胜过德行,让自己沦为国家的乱臣贼子,引发众怒,是智伯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左传》认为,贪得无厌、刚愎自用、怙恶不悛等是智伯失败的原因。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的能力。由“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可知,司马光认为,智伯灭亡,是因为他的才华胜过了他的德行,“无德”最终导致他引发众怒,最后沦为国家的乱臣贼子。由“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可知,《左传》认为智伯不肯改悔,导致赵孟憎恨,最终灭了他。智伯贪婪而刚愎自用,最终被韩、魏与赵氏合谋灭亡。参考译文:文本一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伯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也送给智伯一块有万户居民的土地;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这两块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氏。赵襄子跑到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用国人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滋生,人民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阳。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国、魏国攻打赵国。赵国灭亡,那么接着就是韩国和魏国了。”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们心里都知道这种情况,只是担心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泄露,那么灾祸马上就来临了。”张孟谈说:“计谋从你们二位口中说出,只传入我的耳中,有什么妨害呢!”两人于是秘密与张孟谈订立盟约,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赵襄子派兵趁夜杀了守堤官员,放水淹智伯的军队。智伯军队为救水患而一片混乱,韩、魏军队从两侧攻打,赵襄子带兵从正面攻打,大败智伯军队,智伯被杀,又尽数诛灭智伯族人,只有辅果得以幸存。臣光(司马光)说:智伯灭亡,是才能超过了德行。才与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们,统称为贤明,这就是世人看错人的原因。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所以才德全部达到顶点就是“圣人”,才德全无就是“愚人”,德超过才叫作“君子”,才超过德就叫作“小人”。凡用人之道,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来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中的败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很多呀,难道只有智伯吗」文本二悼公四年,晋国的智伯领兵包围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的驷弘说:“智伯刚愎而好胜,我们及早向他表示软弱无能,他就可以退走了。”于是就先守在南里以等候晋军。智伯攻进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