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新高考卷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 新高考卷语文试题)
教学全国@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札记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必需转换制约显而易见B.必须转换限制不言而喻C.必须转化制约显而易见D.必需转化限制不言而喻解析:必须:副词,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②加强命令语气。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转化:转变,政变。转换:改变,改换。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答案:C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逐步进人全面小康,特别是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精神文化消费必然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B.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逐步进入全面小康之后,精神文化消费必然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C.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逐步进入全面小康之后,人们必然普遍需求精神文化消费D.当逐步进人全面小康,特别是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必然普遍需求精神文化消费解析:“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进入全面小康”“精神文化消费”具备先后逻辑关系,可排除A、D:第三个分句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语,能与后面的“文化消费”保持话题的一致性,可排除C。答案:B17.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6分)答:答案: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显现,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位、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大,①,对生命系统形成了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协商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也捉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所谓“碳达峰”目标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②,之后就逐步降低;所谓“碳中和”目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消解一部分碳排放,在2060年前实现消解与排放持平,即“净零碳排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群众还存在“高碳”行为,③,才能让低碳环保的理念真正被他们接受,于是各级政府都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让他们接受“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理念尤为重要,所以必须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地球污染”的严重性。同时,老师还要与学生开展互动式的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活动中去。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答:①②8字③8字【23新教材·DY·语文-R-选择性必修中册-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