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历史(全国卷)答案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历史(全国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9.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称赞康熙帝是个“神一般的凡人,点一下头,就能治理一切,不过,他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美德和智慧的…从而赢得统治权”。这实际强调了A.人文主义的普世价值B.儒家思想的实用价值C.君权神授的神奇效果D.个人素养的决定作用20.清朝中期以后,昆曲上演的剧目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昆曲脱离民众后逐渐走向衰落。据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封建制度衰落的现实B.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弱化C.背离了文艺大众化发展趋势D.清初民主思想潮流的兴起题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明初,太祖初步构建起荒政体系,地方有灾,即诏所司丞蠲赈。随后,灾荒救治的各个领域都逐渐制度化,无论是报灾、勘灾,还是贩济、备荒几乎都做到了有制可依。救灾措施多以正式法令形式确立,如《灾伤去处散粮则例》和《捕蝗令》等。救灾、备灾活动被纳入多重监督的体系之中,如对勘灾过程的不法行为的监督。由于明中后期的政治腐败和财政恶化,荒政制度僵化,如周孔教所称:“常见郡邑赈济,动以文法为拘,文未下则不敢行,文一行则不敢拂。”报灾、勘灾程序烦琐,等到真正投入力量救灾时灾情已经很严重了。而且备灾仓储建设难以维系,粮仓粒谷无存,荒政无法有效施行,灾民难以得到有效的赈济。灾害救济中,“给者弗贫,贫者弗给”,“富者连车方奥,而贫者曾不获斗升”的情况屡屡发生。摘编自鞠明库《明代荒政的特点及历史评价》(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荒政建设的基本特点。(6分)全国100所名校高考专项强化卷·历史卷三第4页(共6页)【XGK·HAIN】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