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历史(全国卷)试题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历史(全国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0.有。个故事在宗教改革后被新教教士广泛传播:紫多玛城因为淫邪,上帝要将其毁灭,而罗得(人名)因为诚信仰上帝,上常派天使让他和家人离并素多玛生安鉴地方干方不要回头看,离开路上他姜子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便变成了盐柱。新教教士这样做是为了宜传A.因信称义11.“路德提出应当因信称义,不搞行为称义'。·行为称义的意思就是做好事就可以得教。马丁·路德说B.末日审判好的基督徒做好事是应当的,不应该以此作为交换来获得灵魂得救。”由此可见,马丁·路德C,不可淫邪A.强调了对上帝的信仰D.相信原罪C.反对教会的精神独裁B.提倡做个好人12.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有人指出,“断言即使使徒彼得是当今教皇,也必定不能予人以比赎罪券更宏大的恩典D.主张灵魂得救这是对使徒彼得和教皇的亵读”“断言教皇徽章上的十字架等于主的十字架,这是亵读”。这说明宗教改革A.主张“无神论”B.信奉教随国定13.右图为立陶宛2017年1月5日发行的欧洲宗教改革500周年邮票(背景为马丁·路C.否定教皇权威德和维滕贝格教堂剪影)。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欧洲宗教改革D.反对信仰上帝A.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039C.影响只局限于上层社会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D.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和文化格局14.马丁·路德否认了包括教皇在内的教士阶层的权威,提出“信徒皆为牧师”,要求改革教会,简化圣礼,认为教会难以自我革新,呼吁世俗的权力来推行改革。这表明马丁·路德A.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注重发动下层民众推进教会的改革B.践行了权威制衡的理念D.促使教会与封建主合作15.加尔文与路德都相信万事万物由上帝决定,但加尔文进一步阐述了预定论:上帝将人分为注定得救的“选民”和被罚下地狱的“弃民”;选民只是少数,但一个人如果仿效圣徒,经受住考验和诱惑,就可以感到自己属于选民。该论断A.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依据B.实质上是“宿命论”的翻版C.仍没有摆脱天主教旧思想窠白D.激励了人们更加积极地生活16.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17.人文主义者主张人性崇高、个性解放;要求民主,反对教会的控制;强调人道,反对神道。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完好的人应该是人性自由、富有知识、人格高尚、衣着华美、生活优越、文质彬彬、兴趣广泛等等,总之是十分有品位的。这反映出人文主义者A.崇尚资产阶级的法制道德观念B.矛头直指宗教神学世界观C.主张打破宗教专制和封建专制D.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蓝图18.洛克坚持认为:人民同意设立政府,并将一定权力交给它,政府权威“不能比人民在进人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中所享有的、后来交给公共社会的权力更多。”这表明洛克B.崇尚古希腊的民主方式A.代表工农大众政治利益D.维护民主政府至上权威19.启蒙运动者或者本人就是科学家,如孟德斯鸠写过多篇科学论文;或者积极宣传、普及科学,如伏尔泰在英C.追求民主基础上的秩序国逗留期间学牛顿的科学成果,自称“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写过面向妇女的科普读物。这一现象形成的历史背景是B.科学发现引发了社会变革A.科学和技术结合更新了观念D.科学知识逐渐得到了普及20.卢梭曾提出,“假定一切情况都相等,那么一个不靠外来移民的办法、不靠归化、不靠殖民的政府,而在它的治理下C.自然科学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公民人数繁殖和增长得最多的,就确实无疑地是最好的政府”。卢梭提出该观点是基于他B.反对殖民战争和对外扩张D.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21,伏尔泰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A.对于东方人口大国的钦慕C.主张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这主要表明伏尔泰B.主张自由等C.反对宗教信仰D.推崇言论自由A,抨击天主教会石枚疆秩望高考复全程精练·单元卷历史RUB(十三)第5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