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资阳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一、选择题1.《道德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同“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一论述体现了A.孔子的“仁”“德”思想B.执政为民的理想追求C.墨家“兼相爱”的诉求D.“无为而治”的理念2.“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至北宋,“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变化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C.强化了中央用人权威D.增强了选人的公性3.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体系,宋明理学以释、道的宇宙论和认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由此可见理学A.具有理论化、思辨化色彩B.使受众群体明显扩大C.符合当时治国理政的需要D.以恢复孔孟儒学为目标4.宋代的《农书》强调天时地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指出耕稼是“盗天地之时利”;总结了土壤改良的经验,同时对开辟肥源、合理施肥和注重追肥等措施都有精辟见解:讲到了稻作中耘田和晒田的技术要求等。以上材料体现出A.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B.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模式C.政府重视土壤的改良D.中国农业科技在世界领先5.解读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解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解读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下列符合上述解读的历史概念是A.道法自然B.三纲五常C.格物致知D.天人合一6.宋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氏乡约》成为范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据此可知明代的乡约A.道德教化作用减弱B.逐渐背离儒学宗旨C.约束力在逐渐增强D.具备法律同等效力7.从唐代传奇《李黄》到宋人词话《西湖三塔记》,再到明代冯梦龙的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主要人物白娘子从一个故意害人的蛇妖形象发展成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中白娘子形象的变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