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辽宁卷)试题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辽宁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历史
2、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第七单元1.D解析:本题以实际生产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掌握。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此方法也适合用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A项错误;调查计算出的数值是马齿苋种群密度的估计值,B项错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C项错误;迁人率和迁出率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项正确。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理解和分析。曲线X是“J”型曲线,可以表示没有引入粘液瘤病毒时野兔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曲线,A项正确;粘液瘤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B项错误;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增长速率一直大于O,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项正确;N,=N',其中入代表增长倍数,V。表示起始的种群数量,N,表示t年后的种群数量,D项正确。3.C解析:本题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葡萄糖浓度太高容易导致酵母菌失水甚至死亡,A项错误;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人计数板小方格内,B项错误;滴加培养液后应用台盼蓝染色,再进行计数,统计活菌的数量,活菌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其不会被染色,C项正确;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自身时间前后形成对照,D项错误。4.B解析:本题考查与群落有关的基础知识。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日的多少,A项正确;群落中的物种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B项不正确;群落垂直结构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原因是光照,C项正确;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等都是群落形成水结构的原因,D项正确。5.C解析:本题结合生态保护考查学生对群落演替概念的理解。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外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项错误;阿拉善成为绿洲的过程是在具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项错误;沙漠化主要与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有关,绿洲的形成主要与人为栽种有关,C项正确;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现有梭梭林是人为干涉的结果,并不代表此地区最终会保持这种群落,D项错误6C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环境容纳量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项错误;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所有的杨树属于种群,B项错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隐含的是种间竞争关系,C项正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组成了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D项错误。7.B解析:本题以土壤修复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掌握。被污染的土壤没有生产者,故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项错误;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B项正确;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就不能完成生态系统的相关功能,C项错误;修复过程所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D项错误。8.A解析:本题结合碳循环过程考查学生对物质循环的掌握情况。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A项错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项正确;④表示捕食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C项正确;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分别表示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D项正确。9.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运用。能量金字塔表示群落中各营养级得到的能量效值,分解者不属于营养级中的成分,A项错误;温室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打破了碳循环的衡,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有非生物环境和生物,行为信息只能来源于生物,C项错误;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项错误。10.A解析: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综合运用。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小球藻是生产者,A项错误;图中生物可以构成5条食物链,B项正确;河虾捕食水蚤、小球藻,水蚤捕食小球藻,因此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项正确;鱼甲在食物网中占据的营养级最多,占据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D项正确。11.D解析:本题以人工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芍陂可以调节局域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B项错误;人工湖建设过度,会破坏当地的生态衡,C项错误;芍陂之所以能维持相对衡,必然遵循了一定的生态学原理,D项正确。12.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需要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B项正确;“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也需要依赖信息传递,C项错误;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也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D项正确。13.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某种植食性动物可能在竞争中失去原有竞争优势,A项不符合题意;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对低营养·18·【22·DY·生物·参考答案一SJB一必修3一QG)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