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历史(新教材版)试题查看

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历史(新教材版)试题查看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A.国内统一市场形成B.传统手工业的衰退C.商品经济日益发展D.铸钱技术不断进步8.北宋颁布《皇官庄客户逃移法》,规定只能役使客户本人,不能役其家属:不能强迫卖田、欠债者为客户:客户死后许其妻改嫁,允许客户自将女儿出嫁等。这反映出当时A.庄园经济获得迅速发展B.主客户间矛盾尖锐C.官营手工业的弊端显露D.佃客依附关系减弱9.为了“一道德以同风俗”,从北宋到南宋的几百年间,官方不断地发布诏令、颁布法律,禁止淫(过度)祠、淫祀,禁止“夜聚晓散”的结社,禁止赛神时用兵器作仪仗,禁止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的宗教行为。据此可推知,两宋时期A.儒家伦理在基层的影响加深B.理学发展得益于官方的推动C.民间社会各类迷信活动盛行D.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0.行御史台是元朝独创的监察官署,是御史台的派出和分设机构,其职能以监察行省长官为主。行省与行御史台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从一品,地位权力上行且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免由御史台掌握。这有利于A.形成独立的地方监察体系B.确保两机构相互制衡C.完善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D.进一步维护中央权威11.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美湖广(湖北南)米粟”的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工商业发展推动了江南地父农业结构调整②清朝湖广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的重心③农业格局的变迁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进程④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湖)广地×农:发展A.①②B.13C.21D.③④12.明代近80%的进[:出身子非进上家候,其中43.31%的进上:出身于上三代皆为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2让上H:1民。这反映了明消时期的科举制A.提高了基层官员的地位B.选拔人才注重实践能力C.考试选拔程序更加公正D.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13.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这一举措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14.考古学家发现,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堡与宫殿;后随着城邦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这一变化反映了古希腊A.重视建筑的实用B.民主政治高度成熟C.公民意识不断增强D.城市经济日趋繁荣15.公元前2世纪后,罗马出生率明显降低,一度影响到了兵源的稳定。公元前18年,通过了朱里亚婚烟法,规定25~60岁的男子和20~55岁的女子必须结婚,违犯者将丧失在遗嘱上自由继承遗产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高三历史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