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同步单元练习(二)语文试卷答案

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同步单元练习(二)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江西省2024至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江西省2024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3、2023-2024江西中考第一卷九年级同步单元检测卷语文
    4、2023-2024九年级同步单元检测卷语文二
    5、2023-202420-21年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卷
    6、江西省2024九年级阶段测试卷语文
    7、2023-2024九年级同步单元检测卷语文答案
    8、2024一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联考二语文
    9、江西省2024九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卷
    10、2023-2024九年级同步单元检测卷语文
叹说:“(姚思廉)是忠烈之士啊。仁义之人有勇气,这说的就是他这样的吧!”高祖即皇位之后,任命姚思廉为秦王府文学。后太宗征伐徐圆朗,姚思廉当时在洛阳,太宗曾从容谈到隋代灭亡的事,感慨地赞叹说:“姚思廉不惧怕兵刃,敢于宣明大节,在古人之中寻找,也很少有能超过他的!”于是寄赠给他三百件物品。贞观初年,姚思廉升任著作郎。描绘他的画像,收入《十八学士图》,朝廷又让文学褚亮为他写赞词说:“刻苦勤奋,记载实录。面临危难献身正义,留下风范劝勉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共同修撰梁、陈二史。姚思廉又吸取谢炅等诸家梁史著述成果,续成父书,并推求研究陈史,删改增加傅蟀、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然裁定总论,但它们的编辑修改,都是姚思廉的功劳,赏赐(给姚思廉)五百段彩绢。姚思廉因为是秦王府旧僚,深受太宗礼遇,政策上有何过失不当,让他秘密上奏,姚思廉也直言不隐。太宗将巡幸九成宫,姚思廉谏道:“离宫游玩,是秦皇、汉武做的事,本不是尧、舜、禹、汤这些圣明君主所做的事。”太宗解释说:“我有气病,天热病就马上加剧,本来不是生性喜好游乐玩赏。”于是赐姚思廉五十匹帛。贞观九年,赐爵为丰城县男。贞观十一年姚思廉去世。太宗深切悼念惋惜他,停止朝事一天,追赠姚思廉为太常卿,谥号为“康”,并在昭陵赐给他墓地。15.D(理解错误,“壮图”,指宏伟的意图。诗句的意思是诗人还想到皋兰跃马驰骋,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16.①边塞战事无休无止,自己曾经壮志凌云,驰骋疆场;如今却报国无门,袖手旁观,形成鲜明对比,②抒发了诗人一心报国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③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18.A(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纷繁芜杂: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或者是事情杂乱无章,没有头绪。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眼花缭乱”。良莠不齐: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文中描述的对象是童书,第二空应填“良莠不齐”。粗制滥造:指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粗枝大叶: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粗制滥造”。随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文中是指孩子写文章时的情境,第四空应填“随手拈来”)19.A(根据后文“不同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快慢之别,认知能力也不完全一样”,应该是先说年龄特点,再说阅读能力,因此排除C、D两项;两个分句之间应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且“还与其阅读能力有关”表述不准确,故排除B项)20.D(A项,“提高”与“力度”搭配不当,应是“加大…力度”。B项,“加大对图书市场的整顿和监管”成分残缺,应在后面补出“力度”;“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把“为了”去掉。C项,“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把“为了”去掉)21.①还不如在包装上下功夫②包装材料回收再利用率低③造成损害(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22.第一段:过度包装与商家趋利避害的心理密切相关。(3分)第二段:过度包装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23.【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和立意参考本道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主要列举家长教育孩子的几种现象:家长越俎代庖,扼杀孩子个性,理由都是“为你好”。所以,“为你好”只是借口,是“唯分数论”的体现,危害显然是扼杀孩子个性,他们难以形成健康人格,无法得到【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