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9.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农村的乡绅或“逃亡”或“不复挺身任事”而导致原来旧的地方办事机构不再理事,这说明地方传统旧势力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材料现象说明地方社会处于无序状态,而不是弃旧趋新,排除A项;材料中的“不复挺身任事”说明乡绅没有积极共建民主共和政治,民主共和观念对基层影响较小,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下层民众的民主意识,不能说明“觉醒”,排除C项。10.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抗日战争处在相持阶段,材料中关于忠烈祠和纪念碑的管理办法和大纲,以及举行“国殇”之祭,弘扬了忠烈精神,有利于激发国人的抗战精神,适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时代需求,C项正确。1940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A项;国民政府强调忠烈,主要是为了激发抗日,并未体现意识形态,排除B项;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D项。1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财政工作计划从1950年11月确定“国防第一”到1952年6月重新确定以经济建设为第一位,这一调整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A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是在1953年,排除C项;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排除D项。12.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并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D项正确。材料对中国持赞扬态度,“中国空间技术仍落后于日本”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空间技术,中国开始挑战美苏空间霸权属于国际外交领域,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空间技术,无法说明中国已经处于科技大国地位,排除C项。13.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80年代,受条件限制,民法典起草工作陷入停顿,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法典的起草加快速度,最终在2020年通过,民法典的起草出台过程反映了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民法典的出台过程,不能反映整个法律体系的情况,排除A项;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且从材料无法得出,故排除。14.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在入侵埃及后,供奉埃及诸神,希望借助神的威望确立其统治埃及的合法性,C项正确。笼络埃及神职人员只是表面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马其顿的宗教信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希腊文化对埃及的影响,排除D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宗教改革作为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世俗君主国反对天主教会一统天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族国家的重要途径”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增强世俗君主的权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强调宗教改革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而不是降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排除B项;封建制度逐渐被中央集权取代是在中世纪后期,在宗教改革之前,排除D项。1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学说理论源自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这说明近代西方法学与罗马法渊源颇深,B项正确。罗马法规范的是罗马社会而非近代西方社会,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而非民主制,排除C项;近代西方理性精神起源于古希腊,排除D项。17.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初期,英国通过立法限制人才和技术的流出,这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技术和设备,确立英国工业优势,B项正确。材料中的行业不属于传统行业,排除A项;重商主义政策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2023全国名校高考分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三)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