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9.【答案】C【解析】从图片中的“完成国家计划”“迎接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公私合营”进程加快,经济转型得以加速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公私合营”“国家计划”,可排除1950年的土地改革,A项错误:“一五”计划在1957年完成,与图片时间不符,B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从“和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基本判断”,可知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对外交政策的调整,故D项正确:A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排除:B项发生在1972年,与题意也不相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在21世纪才成为共识,排除C项。11.【答案】A【解析】将公民按照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按照等级享有政治权利,是塞维·图里乌斯改革的初衷,故A项符合题意:罗马帝国成立于公元前1世纪,B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罗马是奴隶制帝国,C项不正确:公元前6世纪,罗马成文法尚未形成,D项不正确。12.【答案】C【解析】材料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新式学校的教育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展通识教育并明确“所有的人都注定要生活在社会中并且践行美德”,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一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故选C项;材料“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在哲学、医学或者法律上出人头地”表明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推进科学发展,或培养伟大的学者,排除A、B两项:“传授历史、诗歌、数学、天文及音乐等通识知识”在表面上看是宣传了古典的希腊罗马文化,但实际是为新兴市民阶级服务,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自由主义思想出现于17世纪,当时正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重商主义受到推崇,因此,自由主义思想的出现是对重商主义思想的反思,故A项正确:产业革命,也就是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下半期,B项不符合题意;C项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这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从题中图片里的“英埃苏丹”“比属刚果”“葡属东非”“英属索马里”等信息可知,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列强加紧争夺殖民地,欧洲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15一16世纪,与题中信息不符,排除;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是19世纪末,C项错误:题中未涉及民族解放运动的信息,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根据图表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通过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从而对苏联(俄)工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故D项正确;导致俄国经济下降(1913一1917)的主要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A项不正确:仅从题目信息无法得知苏联国民经济是否实现了均衡且快速增长,也无法得知苏联经济结构是否畸形,排除B、C两项。16.【答案】A【解析】题中材料反映了跨国公司的兼并活动及其影响,体现出跨国公司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上的进步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B项不符合题意;题中材料反映的现象与新殖民主义无关,排除C项:题中材料与科技革命的双重作用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17.【答案】(1)历史价值:对研究秦朝官僚机构的设置、官府的运作、社会阶层的状况、文字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水、城市的布局、百姓生活的俗、人民生活的水、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管理、秦朝统治的状况等,具有重历史第2页(共3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