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2.B。题干“14-16世纪欧洲艺术家真正的人体“关注对人物神态细节”这些都是“创作者自身内心精神的外化等可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故选B项正确。13.C。【解析】题干主要论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巴黎公社和1848年革命都是在此之后,故排除A、B、D项。“另外一个层次”,第二个空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这个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大背景,故选C项正确。14.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故障”主要是一些逆全球化”的主张和行为,“经济全球化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仍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故A、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不同阶段的新科技,跨国公司扮演重要角色,故D项错误。全球经济事务主要协调机构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故选C项正确。15.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它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重要技术突破,并与计算机等技术结合,社会用户增长迅速,故①④正确,选B项。各国在信息安全方面需要完善加强,不能因此认为人类文明分裂,未涉及社会伦理道德改变问题。16.C。【解析】右图中信息可知,周边及南方的铜矿资源运往二里头,由此可推断二里头文明与这些地方有交流,也是一种文明辐射,但无法说明南北方邦国统一。早期王朝时期,铜及其制品主要供统治者、贵族等使用,铜并非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故C项正确,A、D项错误。一些城址是沿河分布的,但不能说明城址由水路交通决定,故B项也不对。17.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农民反映的是两税之外诛求者过重,引发对皇帝/国家所谓的于两税之外,悉无他徭。”诏令不满,因此无法得出B项和C项,长安郊外农民信息可知与D项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正确。18.C。【解析】材料数据主要涉及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晚清和民国初年两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民营企业在工矿交通和银行方面增长迅速,但不能说明晚清时期民营企业的资本就占据优势,毕竟这里只有两个行业数据,故A项错误。民国初年官营企业年增长率明显低于民营企业,所以B项错误。这些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不管哪个阶段哪种类型企业共同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故C项正确。这个时期,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并未出现限制国营企业发展,故D项错误。19.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两大联盟之间的利益之争,本质并非政体之争;战争前期,雅典爆发严重鼠疫,伯里克利去世,但鼠疫不能决定战争结果,故C、D项错误,虽然斯巴达是寡头政治代表,但公民仍享有公民权利的,雅典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因此两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故A项正确。20.B。【解析】根据主要参战国和诉求,可以分析判断这场战争是拿破仑战争,它们讨论和构建的体系是维也纳体系。A项是普法战争,故排除;本次会议是国际会议,通过谈判,但不是开创先例,先例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排除C项;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战争与体系,并未激发亚非拉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排除D项;从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从主张可以分析出大国协商、欧洲均势的特点,故选择B项正确。2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哲学方法,涉及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历史思潮是通过具体的时代主题表现出来的”,所以时代主题是历史思潮的表现形式,A项逻辑顺序出错,也不是整段文字的主旨意思。B项和C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不是题干的主要观点。题干主要讲述了历史思潮是历史与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联性认识,故选D项。22(1)特点:铁路类型性质多元;以国有铁路为主;列强、日伪修筑占比较高。(评分标准:三点各1分,共3分:类型、性质多元写出一个也给1分。)主要原因:列强入侵,掠夺路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分崩离析,军阀等地方势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