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卷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课后综合作业(三)3道德与法治A(统编版)试题
益卷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课后综合作业(三)3道德与法治A(统编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人口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即南北期”八王之乱”写引起的“水喜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汉人大规衡食北宋“靖康”后北人第三次南迁高湖:明初政府屯星戌边太规橙北正以及清代人口激增而向山地和边陲的大迁移。明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才日渐增多」至明末清初,估计约为10万人,到鸦片战争前夕则增至100万左右。丘立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并分析古代人口迁移对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材料二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到1763年,截然不同的种族分布格局已清晰可辨。种族组成方面的更大的变化是向南北美洲的大批移民一对欧洲人来说他们是自愿的,非洲人则是被迫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欧洲人的发现”指哪一事件?简述“大批移民”给不同地区带来的影响。(3分)材料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亿万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从农村走进城市,投身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中这种长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不仅在我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大量人口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解决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国家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使流动人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减轻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定居的压力。(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4分)文科综合第6页(共16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