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四)4文科综合(新教材版)答案

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四)4文科综合(新教材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文科综合
    2、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文综
    3、衡中同卷2024调研卷文综
    4、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答案文综
    5、衡中同卷2023-2024文综
    6、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文科综合一
30.【答案】B【解析】【近代政治·晚清政策】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与公派生转变关系不大,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公派生对政府的态度由支持到失望,故B项正确国内武装起义与公派生转变关系不大,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故C项不是最佳选项;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1.【答案】A【解析】【近代思想·晚清】据材料可知,梁启超发表文章主张开启民智和官智,而易鼐主张削弱君权,提倡民权,樊锥要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三者均宣扬维新思想,即维新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故选A项:材料仅显示梁启超、易鼐和樊锥的维新思想,“国人共识”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戊戌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触动顽固派利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一致赞同变法”说法过于绝对,当时孙中山就从主张变法转变为主张革命,排除D项。32.【答案】C【解析】【近代政治·戊戌变法】举人参加维新变法办的京师大学堂受到很大的非议,从侧面说明维新变法阻力较大,故选C项;材料不是讨论传统文化,排除A项;19世纪末洋务运动破产,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排除B项;1898年正是维新运动迅速发展之际,排除D项。33.【答案】C【解析】【近代经济·城市化】据材料“‘钢石’结构的高楼大厦”“轮船、火车、西式马车和黄包车”,可知这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故选C项“轮船、火车、西式马车和黄包车”不属于媒介,排除A项;材料中只介绍了《申报》中登载的各式广告的内容,不涉及影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众生活水依然低下,排除D项。34.【答案】A【解析】【近代思想文化·民主意识】根据材料“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知,陈独秀认为要实现立宪政体、国民政治,根本在于多数国民有国家主人翁的公民政治意识,说明公民政治意识觉醒的重要性,故选A项;根据题目时间,此时正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还未取得执政地位,并且材料中不涉及对国民党独裁的抨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并未涉及发动民众,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陈独秀以此强调新文化运动需要启迪民智、解放思想,而不是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排除D项。35.【答案】D【解析】【近代政治·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人探寻革命道路经历了曲折,但逐渐找到了正确方向,体现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通过题干可知,该学者没有强调城市道路是照搬苏联的产物,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左”倾错误,不是右倾错误,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出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影响的大小,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41.【答案】(1)主张:引进机器,采用旧法,兴修水利;建立保险制度,进行社会救济;通过革命改造社会,惩治腐败。(6分)评价:李鸿章的主张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体现,基本未突破传统思想,具有两面性;郑观应的主张深受西方的影响,具有近代意识;孙中山的主张揭示了中国灾荒发生的政治原因,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6分)(2)特点:走群众路线(军民积极救灾);生产自救;社会互助(义赈募捐、调配物资和生产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