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届模拟03理科综合试题
高三2024届模拟03理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高三模拟试题理科综合
2、2023-2024年度下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四
3、2024年高三毕业班4月模拟试题理综答案
4、2024高三三模理综
5、2024年高三模拟卷
6、2023-2024高三模拟理综试卷及答案
7、20242024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卷
8、2024高三三模理综答案
9、2024年高三理综模拟考试
10、高三模拟2024
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有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重复利用、稳定性提高等。38.(15分)(1)逆转录酶(2分)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dNTP)(3分)(2)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蛋白(2分)特定的选择性(2分)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2分)新冠病毒具有多种抗原(2分)(3)作为诊断试剂、癌症治疗、运载药物(2分)【解析】(I)以待测样本的RNA为材料获得cDNA,其原理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cDNA。PCR反应体系中除模板外还需加入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dNTP)。(2)若用小鼠来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向小鼠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蛋白。诱导小鼠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还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筛选过程中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可以存活。若病毒具有多种抗原会使制备出的新冠抗体不止一种。(3)单克隆抗体主要有作为诊断试剂、瘟症治疗、运载药物等方面的用途。(九)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蓝藻和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错误。2.B【解析】若0.3g/L的蔗糖溶液可引起该材料质壁分离,则细胞失水,原生质层变小,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逐渐向细胞中央靠拢,A正确;若0.5g/mL的NC】溶液可引起该材料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则说明离子可主动进入细胞,并使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用质量分数为8%的HC1溶液处理该材料,由于HCI可以破坏细胞的结构并杀死细胞,因此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叶绿体扩散到细胞周围,C正确;若0.5g/mL的蔗糖溶液引起该材料质壁分离后,加清水不能质壁分离复原,则说明该材料失水过多导致死亡,D正确。3.B【解析】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B正确;正常情况下,白眼雄果蝇和杂合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白眼=1:1,即表现型与性别无关,C错误;白眼雌果蝇(XXY)出现的原因是亲本雌果蝇减I或减Ⅱ异常,从而产生了含XXa的卵细胞,D错误。4.A【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分,一般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5.A【解析】细菌、蚯蚓是分解者,A错误。6.C【解析】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C错误。7.A【解析】高性能纤维、聚碳酸酯共聚物、特殊橡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高强度碳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8.B【解析】四氯化碳与酒精(乙醇)互溶,不会出现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测定其体积,则图中装置可测定C2的体积,故B正确;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口应紧靠玻璃棒,且玻璃棒末端应插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故C错误:N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仪器的使用不合理,且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D错误。9.C【解析】腐蚀后的滤液中含Fe+、H、Cu+、Fe+、C等。加入过量CuO,CuO与H反应生成Cu+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Fe3+、Fe+、Cu+、C,CuO过量,不存在H中,A错误;加入过量NaOH溶液,NaOH溶液与Fe+、H、Cu+、Fe+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Cl、Na+、OH,B错误;通入过量Cl2,Cl2与Fe+反应生成Fe3+和C,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Fe3+、H+、Cu+、CI,C正确;通入过量SO2,SO2与Fe3+反应生成Fe+和SO,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H+、Cu+、SO、Cl、Fe2+,D错误。10.D【解析】分子式为C1H2O3,故A错误;分子中碳碳双键与苯环之间是单键,可旋转,因此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面,不能肯定在同一面,故B错误;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与H2加成,故1mol白藜芦醇可与7molH2加成,故C错误;两个苯环上各有两种一溴取代物,所以共有4种结构的一溴取代物,故D正确。11.B【解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M遇甲的浓溶液发生钝化,则Y元素是A,甲是硝酸或硫酸。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因此丙是二氧化硫,则甲是硫酸,丁是水,乙是硫酸铝,故W、X、Y、Z分别为H、O、A、S。二氧化硫与戊反应生成硫酸,则戊具有氧化性,应该是过氧化氢,据此解答。丁和戊分别是H2O和H2O2,所含元素种类相同,A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O)>r(A3+),B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H2○H2S,C项错误;铝离子与硫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D项错误。l2.A【解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Mg箔作负极,Mo箔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十2Na+十2eNaF[Fe(CN)6],故A正确;充电时,电解池的阴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箔接电源的正极,故B错误;充电时,阳离子移向阴极,Na+应从左室移向右室,右室Na+浓度增大,故C错误;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Mg-4e+2CI一[Mg2Cl2]2+,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0.1 mol Mg,质量减少2.4g,故D错误。名师导学·名校名卷经典试题汇编理料综合参考答案一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