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智达]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调研卷Ⅰ)(一)1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一)1语文试题)
④最新研究还发现,大约在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手工业生产技术发生了质变。玉器方面,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城突然集中出现璋、钱、刀等大型玉兵器以及优质闪石玉制成的柄形饰等礼器,同时延续数千年的绿松石工艺突变,与青铜组合出现斯型礼器。(选自2023年12月10日洛阳网,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本正确的一项是(3分)PA.文本一第④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经过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挖掘,二里头逐渐显露出其气势磅礴的都邑面貌。B.文本一第⑦段加点的“不足”,说明了二里头遗址挖掘的规模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C.文本二第②段补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内容,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的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的意义。√D.两个文本都围绕二里头遗址的挖掘情况,阐述了其对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意义√10.文本一是如何对二里头遗址进行说明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1.文本一第⑥段和文本二第④段都有关于绿松石工艺的说明,但是在说明方法的使用上却有所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11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②,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释】①假:假借。②霸:称霸。③待:需要。1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促倦代文言语句方法提示(1)城非不高也词语推斯法:兵临城下城(2)以力服人者课内迁移法:城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倦传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力不蟾也查阅词典法:①供给,供养;②足,充(填序号)②足(摘自《古代汉语词典》13.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寡助之至,亲成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