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5历史(河北卷)答案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5历史(河北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2、2024百师联盟第五次联考历史答案
    3、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一历史
    4、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五河北卷
4.D“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排除;题干没有论及南方的生态环境问题,故C项错误;江南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说明两宋时期南北农业经济的交流加强,故D项正确。5.A材料反映了明代境内交通南北东西畅通,商品交流无碍,国内市场统一,故A项正确。6.A根据材料,清朝依据新疆与蒙古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清朝因地制宜管理边疆地区,并未涉及其统治效果,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无关君主专制内容,故C项错误;地缘政治主要是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而国内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谈不上是地缘政治,故D项错误。7.C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一定的司法权。8.B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软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乱,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除伊犁外),故选B项。9.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故选D项。10.A图中反映了1913年、1919年的工业发展状况,重工业增长不大,而轻工业上升明显,故选A项。11.A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37年8月13日”,地,点在上海,应知是淞沪会战,故选A项。12.C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和共处五项原则,之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不是题干所述外交关系建立的原因,排除A项;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3.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4.D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多领域的成就,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D项正确。A、B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生产关系实现变革,C项错误。15.C结合所学知识,希腊城邦的特征是小国寡民,答案为C项。16.C穆罕默德的言论后来被汇集为《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故C与题意相符。17.B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最终到达美洲,故B项正确。18.B“信仰耶稣即可得救”,人们只要信仰上帝便可获救,不用通过天主教会这一中间环节,这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19.A结合材料“为正在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看出是评价《共产党宣言》,故选A项。20.D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与题干信息无关。21.B从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在干预经济方面的力度大大增强。22.D“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强调的是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故D项正确。23.C这一声明的实践结果是法德走向和解,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推动了欧洲的联合及二战后西欧地区的复兴,故C项正确。24.A据材料“在1991年”“不流血的革命”“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可知材料指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故选A。北约东扩是从1993年开始的,B排除;C开始于1989年,排除;D是1990年,排除。25.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材料反映的是这种趋势在中国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中外汽车制造业进行对比,排除A项;C、D两项与事实不符。26.解析:第(1)问,结合1937年和1949年二人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分析。第(2)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毛译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第(3)问,要突出1949年的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答案:(1)1937年,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受到世界的关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受到世界的关注。(2)目的:争取和,揭露蒋介石“假和、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3)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27.解析:第(1)问,“观点”根据材料一中“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进行概括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图表中资本总额的急剧膨胀说明经济的持续发展。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高达120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了24%”“经济规模达到594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9位”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第(4)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1)观点:经济全球化始于新航路开辟和西欧资本主义兴起。举例: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等。(2)特征:经济持续发展。(3)使墨西哥吸引了外资;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应对:培植跨国公司;参与和组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