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绵阳市高中202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绵阳三诊)答案(语文)

2024年绵阳市高中202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绵阳三诊)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四川省绵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2、绵阳市高中2024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
    3、绵阳市高中2024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
    4、绵阳市高中2024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
17.示例1:本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将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哲理的高度。(意思对即可。手法1分,内容1分,共2分)示例2:本词多处运用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在对明月的描写中借景抒情,生发议论,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及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手法1分,情感1分,共2分)四、名著阅读(4分)18.(1)示例1:小河,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虽被师父误会,但他后来仍选择背负重任,返回取经队伍,出生入死,为取经立下汗马功劳。(2分)孙悟空的故事告诉我们,责任面前要勇于担当,在担当中磨炼心性,会成就更好的自我。(1分)暂时的困难不算什么,相信你能担当起承办班级读书活动的责任。(1分)示例2:小河,唐僧在取经途中曾多次被妖怪抓走,遇到了诸多苦难,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责任,总是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目标,以取经为己任,历经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2分)唐僧的故事告诉我们,责任面前要勇于担当,在担当中磨炼心性,会成就更好的自我。(1分)暂时的困难不算什么,相信你能担当起承办班级读书活动的责任。(1分)(意思对即可。人物事例2分,获得启示和劝说各1分,没有劝说情境或不扣“担当”可酌情扣1分。共4分)(2)示例1:在坚定的革命信仰的影响下,许云峰在狱中巧妙地引导徐鹏飞作出错误的判断,承担《挺进报》的领导责任,保护了地下党组织。(2分)他凭借心中坚定的信仰,用手指和半截铁箍为全监狱的难友准备越狱的通道,用几年的时间挖通了监狱通向狱外的洞口。(2分)示例2:在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脑袋旁炸开,恢复知觉后,保尔右眼失明,不能再上前线,但在革命信仰的影响下,他先是参加团工作,后来又去参加肃反工作,从未停息。(2分)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也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在信仰的影响下,开始用文学之笔进行战斗,创作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五、作文(50分)19.(50分)【写作指导】(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是“改变,从开始”。题目的核心词是“改变”,根据附加成分以及所给的材料提示“改变,不是敢不敢的勇气,而是想不想的意愿”,我们选材时要写自己改变的那一瞬间。如“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的劝导、帮助让自己产生改变的意愿的一刹那;或军训、集体生日、运动会等让自己获得成长感悟的瞬间:或某些景或物带给自己心灵震撼,让自己产生改变想法的一刹那。如写事,写作时要注意从小事写起,以小见大,即抓住主要人物,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其进行刻画,同时通过环境的渲染烘托气氛,突出人物的行为让自己的心灵受到冲击,从而产生改变想法的意愿:也可以对某一具体景物进行描摹,在写景和物的过程中,突出景和物对自己的心灵产生的震撼,借景抒情,凸显这一震撼带来的改变对自己人生成长的影响。(2)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根据材料可知,我们在作文时应围绕“改变”阐发议论。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材料中提及的“史铁生”和“简·爱”的例子,从“改变,成就辉煌人生”“改变,需要信仰的支撑”等角度立意,在写作中强调“改变”所带来的意义以及如何改变才能达成这一意义。也可以根据材料“改变,不是敢不敢的勇气,而是想不想的意愿”,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之所向,无所不成”等角度立意,突出迫切提高的愿望对改变的重大意义:当然也可以根据材料中“但坚持改变而带来的意义超出达到目标本身”,从“过程大于结果”“坚持就是胜利”等角度立意,强调改变的过程比目标本身重要的观点。在写作时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以更好地突出中心论点。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