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 金科·新未来5月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
6.(1)写(2)获得【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作答时,结合实词意思和文章语境理解即可。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对加点字理解正确即可。7.示例:“气”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气质或精神。太史公通过游历名山大川和结交英雄豪杰、贤士大夫来养“气”。【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气可以养而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可知,“气”是内在的,是可以培养的;根据“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可知,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所以,“气”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气质或精神。根据“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可知,太史公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与燕、赵之间的英豪豪杰结交为友,以此养“气”。评分标准: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共4分。意对即可。【参考译文】太尉执事: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饱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过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内心而洋溢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8.(1)zhi(2)A【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涉及字音和复句类型。(1)“滞”义从“水”,声从“带”,本义为水流不畅,读“zh”。(2)画线句中的“甚至”表示语意更进一层,故该句为递进复句。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9.示例:无私奉献坚忍顽强【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概括。作答时,根据孟二梅和萧凯恩的事迹分别概括其精神品质,如根据孟二梅的事迹可概括为:勇于担当、关注民生、无私奉献等等;根据萧凯恩的事迹可概括为:自强不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等。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意对即可。10.示例一:孟二梅,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一句话驱散冷雨,用行动温暖人心。她临危受命、为民解忧的身影真美!示例二:萧凯恩,即使生活在黑暗之中,也要为世界带去光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解析】本题考查颁奖辞的拟写。拟写人物颁奖辞,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令人敬佩的品质来写,要突出人物的精神或贡献。颁奖辞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叙述,尽量在有限的字数内传达出最深刻的意义。评分标准:写出人物的主要事迹、精神品质1分,语言简洁优美1分,共2分。11.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记载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尤其是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英勇事迹,充分展现了革命先驱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和卓越贡献。这些事迹不仅让我们年轻人有了崇拜的对象,而且时刻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鼓励我们接续奋斗。因此,红色经典永不过时。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境遇下,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用笔作为新的武器继续战斗。今天,不少年轻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他们欠缺的正是坚忍顽强的人生品格,急需从保尔身上获得精神滋养。因此,红色经典永不过时。【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口语交际。《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不惧艰难困苦的精神,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新时期,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踔厉奋进,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坚定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信仰,面对任何困境都勇敢地去抗争,永远对人类怀有爱,这是任何时代2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