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匮]成都石室中学高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二)2答案(语文)

[石室金匮]成都石室中学高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二)2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成都石室中学2024高三适应性考试
    2、成都石室中学高2024适应性考试
    3、成都石室中学2024高三适应性考试
    4、2024成都石室中学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5、成都石室中学2024高考适应性考试
(节选自韩愈《与于襄阳书》)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将志存乎A立功B而事C专乎D报E主F虽遇其G人H未暇I礼邪?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在。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词义不同。B.其,表期望的副词。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用法相同。C戚戚,忧伤的样子。与《声声慢》中“凄凄惨惨戚戚”的“戚戚”词义相同。D.干,求取。与《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也不干曾遇骊山母”的“干”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的怪物能力卓绝,呼风唤雨、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会被高大险峻的山川、宽广的道路等阻隔。B.材料一中的怪物宁愿烂死在泥沙中,也不愿意对别人俯首帖耳,摇尾乞怜,因此一旦处于困境,将死生难料。C.材料二认为美好的才华想要显扬需要有人赏识和推荐,伟大的功业想要流传也需要有人歌颂和继承。D.材料二夸赞于襄阳才能非凡,见识独到,品行高洁,不随波逐流,行事进退有度,对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4分)(2)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4分)】14.材料一和材料二写作目的相似,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画角”东城李贺河转曙萧萧,鸦飞脾晚高。帆长標越甸,壁冷挂吴刀。淡菜生寒日,麵鱼選白涛。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注】①画角:古管乐器,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②脾睨:城上锯齿形的短墙。③抹额:军士的头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颇有意趣,长河渐落,曙光初照,本来静悄悄的黎明忽然被惊飞的乌鸦打破,由静而动,使人如临其境。B领联选取郊野高扬的长帆和城头寒光闪闪的吴刀两组物象,凸显水军营寨的特征,为下文描写紧张的训练作铺垫。C颈联所写的淡菜、缅鱼等沿海风物,表现当地物产的丰饶,蕴含了诗人对和富庶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戍边将士的赞美。D全诗先见景,再见物,最后才见人,并采用倒叙手法写夜中巡航操练之事,体现了李贺诗歌奇巧的特点。16.此诗为李贺游海防兵城甬东时所作,有人认为诗题应为“画甬东城”,理由是全诗内容与“画角”无关。请结合诗句予以反驳并说明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两句,表现出鲍照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无力抵抗厄运的吞噬,只能借酒消愁,悲歌低唱。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