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答案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二: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孥舟而来。升自宾阶,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节选自韩愈《送区册序》)1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余A作闻B心C仲惕D若暝行E驻乎国虚空之径G四望而团无所归也。【答案】BDG【解析】“余乍闻”是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完整,故B处停顿一次。“心忡惕”是“闻”后的反应,也是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完整,故D处停顿一次。“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是通过比喻来具体描述内心的感受;“四望而无所归也”是“驻乎虚空之径”后进一步的举动和心理,故G处停顿一次。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历岁始得一会合”与《六国论》“率赂秦耶”中的“率”词义相同。B.“谘经诹史”与《出师表》“以咨陬善道”中的“诹”词义相同。C.“秋以为期”与《氓》中的“秋以为期”句式一样,正常语序为“以秋为期”。D.穷,文中指偏僻、荒僻;与成语“山穷水尽”中的“穷”词义不相同。【答案】A【解析】“词义相同”错误,前一个“率”是“大概”“一般”的意思,后一个“率”是“全都”“一概”的意思。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前,王篛林家在金坛,方苞家在江宁,两人很少见面;直到方苞被囚禁在刑部监狱、王篛林进京应试,二人见面的机会才增多,交情也变得更为浓厚。B.方苞居住在海淀期间,王篛林在翰林院任官;两家虽然距离较远,但无论事情大小,都会互通消息。当王篛林打算回乡时,方苞劝说他不要离开。C.阳山地险兽猛、江急石利、行船艰险;韩愈初到此地,因为言语不通,只好通过在地上写字的方法把交纳租税的事情告诉当地人。D.区册主动同韩愈结交,从南海郡划船来到阳山。他仪表壮美、言辞思想非凡,韩愈认为这样的人很难遇到,和他一同治学游玩,心情也渐渐愉悦起来。【答案】B【解析】“方苞劝说他不要离开”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方苞只是在知道王篛林要回乡后感到忧伤,原文并未提及方苞劝说王篛林不要离开。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讪笑何?译文:周周测·语文十五第6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