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地理试题
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国考一号2024官网答案地理
2、2023-2024国考1号2地理答案
3、2023-2024国考1号地理答案解析
4、2023-2024国考一号官网答案官网地理
5、2023-2024国考一号4地理答案
6、2023-2024国考一号4地理
7、2023-2024国考1号3地理
8、2023-2024国考一号3地理
9、2023-2024国考一号3地理答案
10、2023-2024国考1号5地理答案
物油对外依存度,①正确;大量增加动物油的消费量,但不会有效减少植物油的需求,从而减小对外依存度,②错误;培育良种,提升加工技术,可以提高植物油产量,降低对外依存度,③正确;不断拓宽植物油进口渠道,会加大对外依存度,④错误。故选C。7.D解析】由题目知,“海油陆采”是针对极浅海油田建设人工岛和与陆地相连的道路,实现了海上油田的陆地开采模式,相比海上钻井台极大优化了建设和开采难度,A选项错误;相比海上钻井台,“海油陆采”更好控制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泄露和扩散,落地原油可及时回收,其环保要求相对较低,B错误;海上钻井台其生产空间有限,面对更恶劣的海况,“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模式,其安全风险相对较低,C错误;与海上钻井台相比,“海油陆采”生产环境更好,设施运行维护方便,运行费用较低,D正确。故选D项。8.A【解析】“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模式,可以有效减轻海洋狂风、巨浪、海水腐蚀设备等危害,保障生产安全,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海洋灾害,④错误,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项。9.A【解析】西北部多山地,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保护区主要为森林生态系统与野生生物类型,A正确。东北部为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主要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B错误。东南部山地分布多,山地草场布,故东南部自然保护区主要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C错误。西南部分布有雪峰山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自然保护区主要为古生物遗迹和地质遗迹类型,D错误,故选A。10.B【解析】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应优先选择适宜林草生长、生态退化较为严重的区域,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宝贵,不能盲目地压缩农业用地,A错误。洞庭湖、湘江等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水量等方面恶化,需要重点对河湖湿地进行修复,B正确。自然遗迹范围较大,如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等,治理水土流失与保护珍贵自然遗迹之间并无必然联系,C错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区域的植被,采取的措施不同,有些区域需要封山育林,严禁砍伐,有些区域可以发展林果业、速生林等,可以根据需要砍伐,不能一刀切,D错误。故选B。11.(1)风力流水(4分)(2)年降水量少,地表径流小;地下水少;草地阻滞地表径流多,促进下渗;草的蒸腾作用弱。(4分)(3)地形坦,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机械化生产;地势较低,汇水汇沙,土壤肥沃;地下水埋藏浅,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4分)(4)交通条件改善;农业转向产业化;梁峁坡地生态恢复;防洪能力恢复;人口规模扩大。(4分,任答4点)12.(1)嘉陵江和长江汇聚,丰水期河流流量增大,河流侵蚀搬运泥沙量增大;至广阳岛附近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形成水下堆积体,随着时间反复淤积露出水面,不断发育形成江心岛;岛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且生长旺盛,成为江心绿岛。(6分)(2)清理湖底淤积的泥沙,提高湖泊蓄水量,改善生态环境;修复杂乱的湖岸线,推进湖岸线绿化;疏浚河道,促进水体交换,改善湖泊水质;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监测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污水排放。(4分,任答4点)(3)发挥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维护生态安全;修复鸟类、鱼类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营林、理水、清湖”,涵养水源、提高水质,为下游地区提供丰富优质水源,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疏田”,改善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4分)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