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地理(中国地图)试题
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地理(中国地图)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8.(11分)【探究物体影子的长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材料准备: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把、绘图工具1套。地点:太原市某学校操场。活动一:探究一天中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正午、日落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长度。南女竹竿女东中西7:32(日出)16:53(日落)北日落影子正午影子日出影子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1)分别归纳图中太阳高度和竹竿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2分)(2)说出一天中影响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原因。(写地球运动方式)(1分)(3)推测该实验小组测量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活动二:探究一年中正午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正午时刻,测量竹竿的影子长度,并做好记录。夏至女女春分、秋分女冬至太阳光线太原市四个节气正午时刻影子长度统计竹竿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影子长度/米1.560.521.563.68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及物体影子变化(4)分别说出一年中正午时刻竹竿影子最长和最短的节气。(2分)(5)归纳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2分)(6)当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90°时,有“立竿无影”的现象。推测该校学生在测量期间能否观测到“立竿无影”的现象,并说明原因。(2分)初一地理第6页(共6页)(期中)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