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届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4高三月考试卷
材料二:策者曰:“夷狄相攻,中国之利。”鸣呼!安所得亡国之言而称之邪!冒顿不灭东胡,不敢犯汉;蒙古不灭金,不敢亡宋。夷狄非能猝强者也,其猝强者,则又其将衰而无容惧者也。刘渊之,不再世而即绝,元昊之凶,有宁夏而不敢逾环庆之塞,惟其骤起也。夫若火在积薪之下日吞其侍类浸以荧荧而中国不知。如或知之,覆以自慰曰:此吾之利也。乃地浸广,人浸众,战数胜,胆已张,遂一发而不可遏。赵充国藉藉称夙将,而曰:“乌桓数犯塞,匈奴击之,于汉便。”①此宋人借金灭辽、借元灭金之祸本也。霍光听范明友追匈奴便击乌桓,匈奴由是恐,不能复出兵,矣哉!(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注]①公元前78年,匈奴派兵攻打乌桓,大将军霍光想趁机出兵匈奴,曾分别向赵充国和范明友询问意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若夫[A]若嚼[B]火在积薪[C]之下[D]日吞其偻[E]类[F]浸以[G]荧荧[H]而中国不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回少于《甲舜少√宇,望中《引蚂》与《甲蜜乐巢Y,VB.相当,差不多,与《苏武传》“汉亦留之以相当”中的“相当”意思相同。C.稽首,古代“九拜”礼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D.覆,反、反而,与《鸿门宴》“樊会覆其盾于地”中的“覆”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止确的一项是(3分)A.班固认为,汉朝臣子针对匈奴之患提出的各种建议,可以归为和亲和征伐两类,但都只看到了一时的利害,没有探究匈奴为患的始末。B.汉高祖开始与匈奴和亲,孝惠帝、高后时期遵循和亲政策,孝文帝则力主采取武力征伐,策略的改变与国家实力强弱的变化相关。C.孝宣帝时期,继承武帝征伐的余威,恩威并用,使匈奴单于臣服,派遣王子入侍,三代称藩,边境安宁,百姓免于战乱之苦。D.赵充国认为夷狄相攻对汉朝有利,而霍光则追击匈奴,趁机攻击乌桓,震镊了匈奴,两人关于夷狄之患的应对在文中形成对比。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妻以汉女,增厚其赂,而匈奴数背约束,边境屡被其害。(2)乃地浸厂,人浸众,战数胜,胆已张,遂一发而不可遏。14.两则材料对于解决夷狄之患的主张有所不同,请分别概括其主张。(3分)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次韵蒋颖叔?苏轼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樟飘然影自随。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琼林花草闻前语,卷画溪山指后期?。岂敢便为鸡泰约,玉堂金殿要论思。[注]①此诗为元丰七年秋苏轼自黄州移官汝州途经真州时所作。蒋颖叔与苏轼于嘉祐二年同登进士第。②苏轼自注:“蒋诗记及第时琼林宴坐中所言,且约同下居阳羡。”据地方志载,阳羡境内有卷画溪。第6页共8页命题、审题:石室中学高2026届语文备课组(文庙)
本文标签:
